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5, 03, v.38 44-54
云南弄毫壮语天保话音系及其声调变异分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右江流域壮语高元音裂化研究”(2025Y0702); 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三交’视角下入滇壮语汉语借词研究”(2024SKY076)
邮箱(Email):
DOI: 10.16726/j.cnki.bsxb.2025.03.013
摘要:

云南富宁县者桑乡那马村弄毫小组使用的壮语,又称thia:n33pa:u45“天保”,由近代从广西迁移来的壮族人带来,与周边壮语北部方言桂边土语有较大差异,形成了德靖土语方言岛。整理其音系发现,该壮语声调变异情况与李方桂先生1935年记录的“天保”、张均如先生记录的德保壮语不尽相同。云南弄毫壮语天保话调类发生了合并,首先是B1与B2合并,其次是D1L与D2L合并。结合前人研究,可以发现壮语德靖土语天保话声调变异情况呈现出一条清晰的时间线。

Abstract:

KeyWords:
参考文献

(1)德保县志编纂委员会:《德保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15页。

(2)黄兰欢(1970—),女,壮族,农民,小学文化。

(1)李方桂:《侗台语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62-181页。本文所引用李方桂先生记载的壮语天保话语料都来源于此。

(2)Fang Kuei Li, A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Tai(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77), pp. 20-21.

(1)越南岱依语发音人:李文辉(1989—),男,岱依族,越南高平省重庆县人。2024年8月在昆明录制,在此特表感谢。

(1)江荻:《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80页。

(1)通过Praat语音实验分析软件提取每个调类10个例词的基频,取平均值绘制而成。T为tone“声调”,T1=第1调,其余同。

(1)张均如:《原始台语声母类别探索》,《民族语文》1980年第2期,第31-40页。

(2)张均如:《原始台语声母类别探索》,《民族语文》1980年第2期,第31-40页。

(3)金平壮语塞声韵尾k脱落,该语料由云南金平籍壮族李思思提供,在此特表感谢。

(1)Fang Kuei Li, A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Tai(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77), pp.43-44.

(2)杨光远:《十三世纪傣泰语言的语音系统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242-243页。

(3)刀洁、王玉清:《金沙江傣语阴平调的再分化》,《民族语文》2023年第6期,第23-33页。

(4)张均如、梁敏、欧阳觉亚等:《壮语方言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243-246页。

(1)韦名应:《邕宁等壮语阴调类再分化的原因》,《民族语文》2017年第1期,第41-52页。

(2)李方桂将台语支语言声母引起的声调合并分为I、II、III、IV四种类型。其中古清浊声母导致声调分为阴阳两类的为类型I,中国境内绝大部分台语支语言都是此类。见李方桂:《比较台语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3页。

(3)李方桂:《比较台语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9页。

基本信息:

DOI:10.16726/j.cnki.bsxb.2025.03.013

中图分类号:H218

引用信息:

[1]卢江南.云南弄毫壮语天保话音系及其声调变异分析[J].百色学院学报,2025,38(03):44-54.DOI:10.16726/j.cnki.bsxb.2025.03.013.

基金信息: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右江流域壮语高元音裂化研究”(2025Y0702); 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三交’视角下入滇壮语汉语借词研究”(2024SKY076)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