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5, 03, v.38 82-92
“时间银行”助推民族地区社区居家养老的实践探析——以南宁市为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邮箱(Email):
DOI: 10.16726/j.cnki.bsxb.2025.03.008
摘要:

在不断迈向深度老龄社会的背景下,我国民族地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亟须注入新的活力,而“时间银行”作为当前我国倡导的用来弥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缺陷的新型互助养老模式,其在民族地区的相关实践尚处于探索之中。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实践,笔者发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现实基础、发展历程、服务类型及其特征与困境等综合因素为“时间银行”的孕育提供了优势条件和发展基础。立足于此,南宁市“时间银行”通过多元主体参与、时间积分激励、智慧平台监管等运行机制,不断从制度、文化、组织等路径嵌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并通过推动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养老体系的合理布局,形成互助养老的运行机制以及增强养老主体的资本赋能来助推民族地区社区居家养老的高质量发展。

Abstract:

KeyWords: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402/t20240228_1947915.html,发布日期:2024年2月29日,访问日期:2024年6月25日。

(2)雷霆、郭娟、向川:《中国人口老龄化风险分布的梯次结构及其动态演进》,《人口与经济》2023年第1期,第87-105页。

(1)童星:《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应对老龄化》,《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8期,第69-72页。

(2)章晓懿、刘帮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模型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3期,第83-92页、第112页。

(3)陈功、杜鹏、陈谊:《关于养老“时间储蓄”的问题与思考》,《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6期,第67-73页。

(4)王琢、杨家文:《时间银行助力社区居家养老的运营机制研究:以张家港市为例》,《中国软科学》2023年第12期,第70-79页。

(5)景军、赵芮:《互助养老:来自“爱心时间银行”的启示》,《思想战线》2015年第4期,第72-77页。

(6)陈友华、施旖旎:《时间银行:缘起、问题与前景》,《人文杂志》2015年第12期,第111-118页。

(7)李明、曹海军:《老龄化背景下国外时间银行的发展及其对我国互助养老的启示》,《国外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第12-19页。

(8)刘妮娜:《论中国时间银行的特色及发展逻辑》,《城市问题》2020年第7期,第47-55、75页。

(9)任远:《国外时间银行运行的理论逻辑与我国本土化探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年第2期,第42-50页。

(10)陈功、王笑寒:《我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理论学刊》2020年第6期,第132-140页。

11陈功、吴振东:《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时间银行”演变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第117-126页。

12陈功、黄国桂:《时间银行的本土化发展、实践与创新——兼论积极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之新思路》,《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第111-120页。

13贺雪峰:《互助养老:中国农村养老的出路》,《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第1-8页。

14曹海军、闫晓玲:《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模式的理论建构与时代发展》,《江淮论坛》2021年第3期,第126-132页、第193页。

(1)刘建民、潘源:《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探索——以南宁市新锦社区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第95-99页。

(2)李长远、张会萍:《民族地区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德森行为模型的实证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第135-143页。

(3)南宁市统计局:《2023年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www.nanning.gov.cn/sjfw/tjgb/t5908313.html,发布日期:2024年4月26日,访问日期:2024年6月25日。

(4)南宁市民政局、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完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南宁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https://www.nanning.gov.cn/jdhy/xwfbh/zflxxwfbh/2024zfyear/t5938946.html,发布日期:2024年6月5日,访问日期:2024年6月25日。

(5)徐赣丽:《侗族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探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48-54页。

(1)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南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www.nanning.gov.cn/zwgk/fdzdgknr/zcwj/zfwj/t759536.html,发布日期:2010年6月12日,访问日期:2024年6月25日。

(2)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www.nanning.gov.cn/zwgk/fdzdgknr/zcwj/zfwj/t759503.html,发布日期:2010年4月15日,访问日期:2024年6月25日。

(3)南宁市人民政府:《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人口发展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https://www.nanning.gov.cn/zwgk/fdzdgknr/zcwj/zfwj/t5066173.html,发布日期:2022年1月20日,访问日期:2024年6月25日。

(1)王文俊:《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研究——以南宁市为例》,《行政与法》2016年第10期,第58-66页。

(1)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2期,第206-222页。

(1)黄润柏:《壮族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及其变迁研究——壮族传统节日文化创新研究之一》,《广西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第122-130页。

(2)罗婷:《壮族花婆信仰的社会功能新探——以广西南宁市蒲庙花婆节为中心》,《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6期,第163-170页。

(1)王琼:《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性的城市老年人口调查数据》,《人口研究》2016年第1期,第98-112页。

(2)郭会宁:《中国西部农村失独老人养老现状调查及互助养老路径探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第28-35页。

基本信息:

DOI:10.16726/j.cnki.bsxb.2025.03.008

中图分类号:D669.6;D633

引用信息:

[1]古奇奇.“时间银行”助推民族地区社区居家养老的实践探析——以南宁市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25,38(03):82-92.DOI:10.16726/j.cnki.bsxb.2025.03.008.

基金信息: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