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 0 | 22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当前线上华文教学在师生互动方面存在效率不高、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制约了学生的语言习得效果与课堂参与质量。为探究科学评估与优化线上华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方法,提升线上华文教学效果与学生互动体验,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运用i FIAS作为研究工具,对3个低年级优秀线上华文课例中的937个师生互动行为进行记录和编码。研究发现,i FIAS能够有效评估线上华文课堂的师生互动质量,为线上华文教学研究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优秀的华文课堂在互动方面往往具有师生语言比例合理、教学风格积极、情感氛围融洽、师生问答有效和动态变化明显等特征。研究针对互动过程中存在的教师发言比例过高、忽视情感交流、学生技术操作较少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能够为优化线上华文课堂的师生互动提供实证依据与操作路径,推动华文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发展。
Abstract:(1)贾益民:《华文教育学学科建设刍议--再论华文教育学是一门科学》,《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第47-54页。
(2)贾益民:《海外华文教学的若干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3期,第23-26页。
(3)郭熙:《新时代的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国国家语言能力的提升》,《语言文字应用》2020年第4期,第16-25页。
(4)祖晓梅:《汉语课堂的师生互动模式与第二语言习得》,《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期,第25-32页。
(1)张东波、赵守辉、刘永兵:《新加坡华文课堂的教师提问与师生互动》,《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3期,第85-91页。
(2)朱淑仪、陈妙纯:《线上汉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话语分析》,《汉字文化》2022年第12期,第61-64页。
(3)方海光、高辰柱、陈佳:《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及其应用》,《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第10期,第109-113页。
(4) 14类编码中,1-7属于教师语言,8-10属于学生语言,11-12属于沉寂,13-14属于技术。
(5)一是i FIAS编码助手(improved 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Assistant),用于辅助数据编码;二是i FIAS分析程序(Analysistool),用于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1)常模是反映课堂师生互动方式优劣的一个基本标准,是国外学者通过分析大量课堂得出的比例,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每一项数据都有常模。
(2)刘娟、杨鸿胜:《基于i FIAS的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以河南省高中数学优质课为例》,《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3年第12期,第47-59页。
(1)李如密:《教学风格的内涵及载体》,《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第4期,第41-44页。
(1)陈凯、马宏佳、李丹:《基于3C-FIAS的优质科学课堂互动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19年第1期,第82-102页。
(1)刘丽宁:《印尼华文课堂教学问题观察及探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年第2期,第87-92页。
(1)刘娟、杨鸿胜:《基于i FIAS的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以河南省高中数学优质课为例》,《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3年第12期,第47-59页。
(1)罗刚、林思杏、何文涛等:《基于i FIAS分析的信息化课堂师生互动研究--以广西区域高中英语信息化课堂为例》,《现代教育技术》2017年第12期,第75-81页。
(2)肖锐、赵晶:《后疫情时代线上汉语教学有效互动实现路径研究》,《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1年第3期,第90-96页。
(3)张东波、赵守辉、刘永兵:《新加坡华文课堂的教师提问与师生互动》,《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3期,第85-91页。
基本信息:
DOI:10.16726/j.cnki.bsxb.2025.03.015
中图分类号:G434;H195
引用信息:
[1]刘佳昆,彭茹.基于iFIAS的线上华文课堂互动行为研究——以全球华文教师授课风采秀优秀作品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25,38(03):113-123.DOI:10.16726/j.cnki.bsxb.2025.03.015.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