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5, 03, v.38 124-1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一核三环”模式之构建——以江西理工大学为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江西理工大学2021年度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研究项目:新时代江西地方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有效路径探析(XJG-2021-38);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5年度自筹经费重点课题“地方师范院校引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25B197); 赣州市2023年度社科规划课题青年项目“赣州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实施路径与成效评价体系研究”(2023-QNZX13-0393)
邮箱(Email):
DOI: 10.16726/j.cnki.bsxb.2025.03.005
摘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一项系统性、全面性、整体性的工作。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新时代高校应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一核三环”模式。“一核”即以分阶段开展大学生德育答辩为核心载体,“三环”即定期开展大学生思想状况调研、心理健康普查以及常态化开展大学生谈心谈话活动。“一核”与“三环”既突出中心又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一核三环”模式所包含的阶段性、综合性、数据化和教育性的评价环节,可全面掌握学生大学期间思想政治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动态变化,既用于检验思政教育实施效果,也为改进工作方法提供依据,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Abstract:

KeyWords: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51页。

(2)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279页。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试行)〉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202/t20120215_179002.html,发布日期:2012年2月15日,访问日期:2025年1月15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5/15/content_5511831.htm,发布日期:2020年4月22日,访问日期:2025年1月15日。

(3)骆郁廷、靳文静:《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24年第1期,第49-55页。

(4)冯刚、史宏月:《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科学化》,《教育研究》2021年第10期,第74-82页。

(5)赖风、张曦文:《基于增值评价的高校思政育人价值及集成创新》,《江苏高教》2023年第4期,第113-119页。

(6)程仕波:《获得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的优势及限度》,《思想教育研究》2021年第5期,第18-22页。

(7)史巍、秦瑞苹:《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若干基础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年第8期,第141-147页。

(8)张建晓:《论思想政治教育形象评价的模型构建与过程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4年第6期,第117-127页。

(9)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页。

(10)彭斌、毛依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年第10期,第29-32页。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203页。

(2)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体系构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311页。

(3)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473页。

(4)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9页。

(1)田贯辉:《新媒体发展对高校校园媒体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百色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第134-138页。

(1)林远洲:《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的启示》,《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第44期,第174-177页。

(2)曾永平、欧琳宗:《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制的构建与优化》,《百色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第137-142页。

(1)冯刚、刘宏达:《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十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242页。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2页。

基本信息:

DOI:10.16726/j.cnki.bsxb.2025.03.005

中图分类号:G641

引用信息:

[1]林远洲,张旭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一核三环”模式之构建——以江西理工大学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25,38(03):124-132.DOI:10.16726/j.cnki.bsxb.2025.03.005.

基金信息:

江西理工大学2021年度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研究项目:新时代江西地方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有效路径探析(XJG-2021-38);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5年度自筹经费重点课题“地方师范院校引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25B197); 赣州市2023年度社科规划课题青年项目“赣州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实施路径与成效评价体系研究”(2023-QNZX13-0393)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