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5, 03, v.38 74-81
重“听”经典:王维诗歌的声音书写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邮箱(Email):
DOI: 10.16726/j.cnki.bsxb.2025.03.011
摘要:

近年来,人文学科研究的听觉转向为研究王维诗歌提供了新角度,从声音角度解读王维诗歌,可以了解其立体性和丰富性特征。王维诗歌蕴含丰富的自然音景和人文音景,通过探究其动静结合、柔壮相协、远近兼容的声音书写策略,笔者发现,当声音融入特定环境与诗人的创作时,其不仅可以发挥造景功能,传达诗人特定的情感,还可以拓展诗歌的意境。

Abstract:

KeyWords:
参考文献

(1)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052页。

(2)据清代赵殿成《王右丞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校点本)统计,王维诗共427首,又据陈铁民《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2019年版)剔除伪作,整理结果为374首。

(3)[日]合山究选编:《明清文人清言集》,陈西中、张明高注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第52页。

(4)转引傅修延:《听觉叙事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8页。

(5)[加]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63页。

(1)[美]梅尔巴·卡迪基恩:《现代主义音景与智性的聆听:听觉感知的叙事研究》,陈永国译,载詹姆斯·费伦、彼得·J.拉比诺维茨主编:《当代叙事理论指南》,申丹、马海良、宁一中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56页。

(2) R.Murray Schafer,The Soundscape:Our Sonic Environment and the Tuning of the World(New York:Knopf,1994),pp.9-10.

(3)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168页。

(4)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11页。

(5)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269页。

(6)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23页。

(7)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54页。

(8)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30页。

(1)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377页。

(2)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589页。

(3)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184页。

(4)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591页。

(5)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157页。

(6)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95页。

(7)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83页。

(8)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97页。

(9)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387页。

(10)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23-424页。

11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353页。

12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11页。

13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176页。

14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36页。

15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76页。

16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41页。

17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50页。

18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570页。

(1)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06页。

(2)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389页。

(3)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131页。

(4)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556页。

(5)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164页。

(6)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527页。

(7)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182页。

(8)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00页。

(9)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36页。

(1)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95页。

(2)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118页。

(3)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11页。

(4)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591页。

(5)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98页。

(6)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380页。

(7)傅修延:《论音景》,《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5期,第59-69页。

(8)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594页。

(9)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227页。

(10)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07页。

11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186页。

12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134页。

(1)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12页。

(2)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23-424页。

(3)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76页。

(4)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18页。

(5)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00页。

(6)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556页。

(7)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566页。

(8)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72页。

(1)钱钟书:《七缀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第59页。

(2)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389页。

(3)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34页。

(4)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556页。

(5)俞陛云:《诗境浅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0页。

(6)廖国伟:《试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听觉意象》,《东岳论丛》1999年第6期,第112-115页。

(7)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77-488页。

(8)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390页。

(1)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353页。

(2)王维:《王维诗集笺注》,杨文生编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61页。

(3)傅修延:《听觉叙事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115页。

(4)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181页。

(5)王维:《王维集校注》(上册),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456页。

基本信息:

DOI:10.16726/j.cnki.bsxb.2025.03.011

中图分类号:I207.22

引用信息:

[1]唐席艳.重“听”经典:王维诗歌的声音书写[J].百色学院学报,2025,38(03):74-81.DOI:10.16726/j.cnki.bsxb.2025.03.011.

基金信息: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